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

畫家之眼,蘇汀眼中的風景

 Landscape at Cagnes 192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蘇汀(Chaïm Soutine 1893~1943)

第一次知道蘇汀這位畫家,不是從美術史,而是在電影[偶然與巧合-Chances or Coincidences]裡面知道的。電影中有一位製作蘇汀假畫的畫家皮耶,他認為他畫出了蘇汀的風格和精神,然後將畫賣給需要蘇汀作品的藏家。雖然事物的本質還是欺騙和謊言,但是皮耶讓蘇汀的風格經由他的手延續,藏家也真誠感激的喜愛著那張假的蘇汀作品。對他們來說,那張畫就是蘇汀,至於是真是假,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蘇汀在藝術史上,被定位在巴黎畫派之中(Ecole de Paris),它不是單指某種風格或主義,主要是指在20世紀初,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一群從外國而來定居在巴黎的藝術家集團。因為沒有固定的風格和主義,所以當時那些在巴黎的藝術家們各自發展不同的風格,關注不同的主題。
以畫風來說蘇汀容易被歸類到表現主義,扭曲的形象和強烈的色彩筆觸,在視覺上的感受不單只是唯美的模仿再現,而是更進一步用藝術家的觀念,去表現出另一種看待事物的形象。

Boeuf et Tête de Veau, 1923

解剖的動物軀幹,帶著血肉的屍體,成為蘇汀眼中值得描寫的對象。將形象稍微扭曲,強調肌肉的糾結和血色,試圖將某種真實的面貌,呈現在畫布之上。


Ceret Landscape 1919

扭曲的小鎮和城市風景,也是蘇汀作品中常出現的主題,對於畫家眼中所看待的日常,不一定是如此既定和規矩。


Gorge de Loup-sur-Vence 1923

Houses with Pointed Roofs 1920

 彷彿烈火,也像是被花叢包圍著的房子,歪斜的屋頂交錯。

Landscape of Cagnes 1924




Windy Day, Auxerre 1939

看似有著狂風吹拂的樹,令人聯想到梵谷所畫的那些捲曲的風景畫,畫面不安分地彷彿一直在舞動著。


self-portrait 1918

蘇汀的自畫像,他所描繪的人物,無論是自己或是其他人都是明顯地變形著,那樣子的繪畫方式所追求的,不是精準和完美,而是表面之下更深層的凝視。畫家,藝術家透過雙眼,所再現的風景不僅止於現實,而是身為人的情感,身為人的雙眼所看見的世界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補充1:關於巴黎畫派,轉載於台灣文學獨立聯盟
http://taiwanliterature.ning.com/profiles/blogs/ecole-de-paris?xg_source=activity

補充2:關於表現主義,轉載於盧人仰的部落格
http://blog.udn.com/lu921/122501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