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

[something subtle but nothing new] - 從物件開始,跨越年代與城市的微小思念-


什麼東西會讓你聯想到生活?
它可能是聲音或語言,物件的肌理、觸感,或者是氣味。

記得有一次和很久不見的馨儀碰面,在那之前她大多都待在國外唸書,而我見到她的第一句問候就是:吃飽了沒?

她說我真的很像傳統的台灣人,像古早農業時代的人一樣,用吃飽了沒,來當作互相問候的用語。雖然現在我們都並不是那麼常挨餓,但我還是常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,想來是受到我們上一輩親戚長輩的影響,自然而然就把它當作問候的用語。而這句話,對馨儀,或者是對我們來說,它代表了一種關於台灣的生活記憶,傳承下來的人情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大約是一年前左右,馨儀和我們幾個朋友聊到她在西班牙的生活,其中有一件事特別讓她開心,就是逛二手市集。她說很喜歡那些從不同地方而來的物件,有的可能經歷了漫長時光,有一些故事和經過了許多人,後來在修復和整理之後,來到我們面前被看見。有好常一陣子,她都流連在這些骨董市集,或是喜愛的一些特色二手店之間,有時找來也在外地念書的表妹一起,陪她瀏覽研究那些東西,試著去挑選出藏在這些城市裡的有趣物件。

馨儀認真喜愛那些東西,那些擁有記憶的物件,代表了一部分她在巴塞隆納那座城市的生活。喜愛到想要把這份生活的情感,延續給其他人,甚至想飄洋過海回到自己的故鄉,台灣。於是她想要辦一個展,然後就從什麼都不懂的狀況下,開始規劃,策展,安排工作行程,進行相關訪談,將好多的家具和物件運回台灣,找場地,開展。



這是個非常奇妙的展,源自於對生活的熱情,但是將熱情成為可能的背後,是馨儀無比的行動力,以及她兩個優秀的表妹,在專業設計和藝術品味的支持。



透過設計包裝和行銷,表現出這些物件是多麼地被珍惜喜愛著,那是對人推心置腹的分享,告訴你說,她們有多麼熱愛這些事情。



不是去強調物件的機能性,而是彰顯物件所能帶出的美感。或許這是種極度個人喜好的推銷,但這些物件之所以來到我們面前,也是因為持有者的用心,讓它們能夠完整而堅固地,來到我們面前被使用和欣賞。


物件這件事,其實能夠教導我們的有太多了,比如說一個城市的歷史,社會的潮流演變。並不是將生活中的所有東西更新,才能帶來新的美好生活,而且歷史和當今的社會,也不斷地在告訴我們一直以來,丟棄掉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和共同記憶。






當工具不再只是工具,它有可能成為一件藝術品,被人欣賞,以不同的角度去審視。


並不一定要經過藝術家之手,現成物本身因為人為的痕跡,人為的觀看方式,讓它擁有深刻的層次,能夠被閱讀和作為任何可能性的延伸。



是作品,或者是物件?



這個展還採訪了馨儀非常喜歡的雜誌[apartamento],那是一本關於分享生活空間,關於家的雜誌。馨儀希望這個展能夠說一些故事,物件的故事,城市的故事,生活的和她們熱愛的那些美好想法。

10/18在牯嶺街小劇場的開幕,現場展示了所有展覽物件,訪談的紀錄片和自製刊物,帶來分享的雜誌和美食,舒服的音樂和酒,現場滿是支持她們的家人和各地認識的好友們。

選在牯嶺街小劇場的開幕,也像是製作一場表演般,將那些她們想要分享的生活,那些故事和活生生的物件,放到眾人的眼前被閱讀。


我個人相當喜歡的,三本關於這個展的自製刊物,紀錄和整理了這些美好事物的由來,純粹視覺上和文學的觀看,關於她們三個表姊妹的這些旅程。

展覽最後展出的空間,公園咖啡。在展覽結束以後,物件或許會四散各地,在這個城市或是更遙遠的地方,被不同的人所持有著,繼續著它們各自將被承載的新故事。展覽會結束,但是展的概念和這些紀錄是能夠被延續的,因為關於這個展的所有一切,都充滿了對於人,對於生活中所有微小事物的愛。

給在遙遠彼方的朋友們,願我們都能一直感受到自己活著,好好過生活。


謝謝妳們的展,如此特別的展,除了美麗以外,我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去形容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網誌使用的大部分照片,都來自於[something subtle but nothing new]的臉書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jectnothingnew

關於展覽的地點,公園咖啡。最後的展出日期是11/10,11/11兩天。
地點在: 台北市中山區遼寧街146號,13:00~23:00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Le-park-cafe-%E5%85%AC%E5%9C%92%E5%92%96%E5%95%A1%E9%A4%A8/89109097845

關於這個展的其他文章
http://www.biosmonthly.com/contactd.php?id=4043

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

畫家之眼,蘇汀眼中的風景

 Landscape at Cagnes 192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蘇汀(Chaïm Soutine 1893~1943)

第一次知道蘇汀這位畫家,不是從美術史,而是在電影[偶然與巧合-Chances or Coincidences]裡面知道的。電影中有一位製作蘇汀假畫的畫家皮耶,他認為他畫出了蘇汀的風格和精神,然後將畫賣給需要蘇汀作品的藏家。雖然事物的本質還是欺騙和謊言,但是皮耶讓蘇汀的風格經由他的手延續,藏家也真誠感激的喜愛著那張假的蘇汀作品。對他們來說,那張畫就是蘇汀,至於是真是假,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
蘇汀在藝術史上,被定位在巴黎畫派之中(Ecole de Paris),它不是單指某種風格或主義,主要是指在20世紀初,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一群從外國而來定居在巴黎的藝術家集團。因為沒有固定的風格和主義,所以當時那些在巴黎的藝術家們各自發展不同的風格,關注不同的主題。
以畫風來說蘇汀容易被歸類到表現主義,扭曲的形象和強烈的色彩筆觸,在視覺上的感受不單只是唯美的模仿再現,而是更進一步用藝術家的觀念,去表現出另一種看待事物的形象。

Boeuf et Tête de Veau, 1923

解剖的動物軀幹,帶著血肉的屍體,成為蘇汀眼中值得描寫的對象。將形象稍微扭曲,強調肌肉的糾結和血色,試圖將某種真實的面貌,呈現在畫布之上。


Ceret Landscape 1919

扭曲的小鎮和城市風景,也是蘇汀作品中常出現的主題,對於畫家眼中所看待的日常,不一定是如此既定和規矩。


Gorge de Loup-sur-Vence 1923

Houses with Pointed Roofs 1920

 彷彿烈火,也像是被花叢包圍著的房子,歪斜的屋頂交錯。

Landscape of Cagnes 1924




Windy Day, Auxerre 1939

看似有著狂風吹拂的樹,令人聯想到梵谷所畫的那些捲曲的風景畫,畫面不安分地彷彿一直在舞動著。


self-portrait 1918

蘇汀的自畫像,他所描繪的人物,無論是自己或是其他人都是明顯地變形著,那樣子的繪畫方式所追求的,不是精準和完美,而是表面之下更深層的凝視。畫家,藝術家透過雙眼,所再現的風景不僅止於現實,而是身為人的情感,身為人的雙眼所看見的世界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補充1:關於巴黎畫派,轉載於台灣文學獨立聯盟
http://taiwanliterature.ning.com/profiles/blogs/ecole-de-paris?xg_source=activity

補充2:關於表現主義,轉載於盧人仰的部落格
http://blog.udn.com/lu921/1225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