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

不許踐踏有種子的果實 - 珂勒維茨

 不許踐踏有種子的果實1942-1943 石版版畫


不許踐踏有種子的果實,這是藝術家珂勒維茨的遺囑,也是歌德名著 威廉.麥斯特的學習時代/Wilhelm Meisters Lehr-sjahr,其中的一句名言。藝術家的原意是用以宣示反戰,但那張石版畫作品,讓我想到今年3月以來發生的許多事情。318學運在昨天暫告一個段落,我想許多人或許各持不同意見與立場,但大多都有關注著,這場學生發起的社會運動吧。

秉持著分享和討論藝術的宗旨,我希望能以德國藝術家珂勒維茨(Käthe Kollwitz,1867-1945)的作品,來討論關於藝術作品和社會的關係。在下面分享的圖片是(1893-1897)年的系列版畫作品《織工抗爭,以及(1903-1908)的《農民戰爭》系列作。




 《織工抗爭》Ⅰ:《貧困》,1897。石版版畫


 《織工抗爭》Ⅱ:《死亡》,1897。石版版畫

《織工抗爭》Ⅲ:《討論》,1898 


《織工抗爭》Ⅳ.:《織工隊伍》,1897 



《織工抗爭》Ⅴ:《攻擊》,1897 


《織工抗爭》Ⅵ:《結局》,1897。蝕刻版畫


珂勒維茨最為人所知的代表系列作《織工抗爭》與《農民戰爭》,兩部作品所描繪的對象都是受到壓迫的勞工,對於統治者的反抗衝突,而且最後都是悲劇收場。珂勒維茨的作品希望能與這些人民在一起,追求社會上的平等與正義,也因為作品帶有深刻的批判立場,所以曾經被當時政府或社會團體做為宣傳的用途,至晚年遭遇納粹政權,甚至被當成一位隱形的藝術家,封鎖她的作品展出權和管制消息。

正因為珂勒維茨作品的寫實性,將社會加諸於人民身上的苦難彰顯出來,引起許多那個時代的群眾共鳴,這些作品才得以跨越形式上的美感,成為歷史之聲,鼓舞民眾奮起的火苗。




 《農民戰爭》Ⅰ.:《耕夫》,1906


 《農民戰爭》Ⅱ:《凌辱》,1907

《農民戰爭》Ⅲ:《磨鐮刀》 

《農民戰爭》Ⅳ:《地窖裡的武裝

《農民戰爭》Ⅴ:《暴發》 

《農民戰爭》Ⅵ:《戰場》 

《農民戰爭》Ⅶ:《俘虜們》,1908


對於當權者的反抗,那是受到壓迫的人們不得不為的最後掙扎,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會是美好的,愛好和平也不願意輕易發起戰爭。但是國家與社會的黑暗面,讓我們不得不重視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,也終於有一次在這個年輕的世代,發出一次最有力的反抗之聲,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社會上許多重要的議題。

歷史上許多抗爭的結局,都是帶著悲劇退場,很慶幸我們目前來說還沒有這樣。我希望在這個世代正開始萌芽的民主之聲,以及對於社會與群眾的關懷不會就此休止,讓這個社會被年輕的新血改革,讓政府接受人民的監督與指揮。

不許踐踏有種子的果實,願我們能一起守護這片土地的未來。


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

浮世繪-葛飾北齋

[冨嶽三十六景-神奈川沖浪裏]

這期的油畫課春季班,即將進入最後一個課程進度。每次我都希望能視上課狀況,玩一些不一樣的東西,所以這次挑選了浮世繪這個主題,而主要畫家就是葛飾北齋(1760-1849)。

浮世繪在19世紀初,被荷蘭商人發現它的藝術價值。起初他是從瓷器上剝下來的包裝紙,看到那些色彩鮮明的浮世繪圖案,那些圖帶有神祕的東方色彩和特殊的構圖。而當時因為這些作品價格低廉,後來商人們大量收購這類版畫,讓這些畫作傳到歐洲,並且影響了許多歐洲的藝術家。

莫內,梵谷,先前介紹過的畫家惠斯勒等,都對於浮世繪非常著迷,也影響了他們的創作表現,有些浮世繪元素會清楚的在畫面裡出現,也有一些臨摹浮世繪的作品出現。

[梵谷臨摹浮世繪畫作- 歌川廣重]


[梵谷臨摹浮世繪畫作- 歌川廣重]

葛飾北齋最有名的作品[冨嶽三十六景],描寫了各種觀看富士山的樣貌,以獨特的構圖方式表現一種奇景的視覺效果。他是個創作力驚人的繪師,對於畫功的求知慾也相當深,不斷學習各家畫技所長,也融合了早期西洋銅版畫的陰影和透視技法,成就他自己的繪畫風格。

  [冨嶽三十六景-凱風快晴]
[冨嶽三十六景-山下白雨]

[冨嶽三十六景-駿州江尻]


   [冨嶽三十六景-甲州三坂水面]  

  [諸國名橋奇覽-飛越の堺つりはし]


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

關於[印象.經典-莫內特展],與日本橋

 The Japanese Bridge, 1918



以往在歷史博物館的看展經驗,大部分都不會是很好的,差不多的問題都是空間規劃,動線不良等等,還有其他小問題就不再多講了。

寫這篇,是想要稍微聊一下這個展,與參觀民眾的關係。放在這篇的日本橋作品,多半都沒有出現在這次的展裡,而選擇了日本橋這系列的作品來談,是因為昨天在參觀時,聽到了觀眾的一番話。

那是一張莫內晚期的日本橋作品前,兩位民眾佇立畫前看了很久,其中一個人說 : 這張日本橋完全看不出橋畫在哪裡,也沒有呈現出橋的工藝細節,看來應該是莫內的失敗作。

而另一位同行的友人,反駁說他的朋友不要亂講話,很努力地在畫上找出日本橋的細節特徵,試圖引導他的朋友看到橋畫在哪。而後,他們兩人的談論內容,就在那張畫和日本橋哪裡像,印象派只是畫個印象,之類的問題打轉著,然後一邊往下一張畫走過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The Japanese Bridge (The Bridge in Monet's Garden), 1895-1896




The Japanese Bridge, 1899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The Japanese Bridge (The Bridge over the Water-Lily Pond), 1900




上面這幾張,算是這些日本橋作品裡較早,而且標準的印象派風格作品。可以清楚的看到花園裡的日本橋,光線和四周景物的關係。

然後,展場裡也有寫到,莫內晚年因為眼疾的關係,對於顏色的辨識和觀察上有點困難。所以在用色甚至在筆觸上,有著不一樣的表現。

從展場裡的莫內早期作品,一直看到最後展間裡的畫,應該會對莫內畫作的變化,感受得非常清楚。這個展有展出幾張大幅的蓮花池,個人認為是非常值得細看的畫,但是畫前的觀眾反而是最少的,因為大部分的觀眾,都在前面的展間擠著看小畫。
甚至還有聽到觀眾評論說,他認為莫內的大幅蓮花池油畫,相對於之前的作品顯得隨便。

我很想知道,為何那麼大幅的作品,需要投入畫家整個身體去操作,呈現出占據整個視覺空間的巨幅蓮花池畫作,會被認為是隨便的作品?我也想知道,為何看不出日本橋細節的作品,就是失敗作。

莫內的作品在台灣,也展出過不只一次了,更不用說那是百年到近百年前的作品,在藝術史早已被定位清楚的畫家。

我希望,能夠有更多人具備基礎的美學概念,都花了錢,排了隊去看展覽,至少應該要知道自己看的是什麼東西。不是說藝術史不可以批評,美術館裡的畫作就是神聖不可動搖,而是在妄下定論之前,試著先去了解看看作品的本質,真的用心去感受作品。

不要被充斥於生活周遭的太多刺激,麻痺了我們的視覺,甚至是失去對於生活中一切大小事物的感受。

沒有人能規定如何去看待作品,接受它應該是好或壞,但至少,不要再用像不像,細不細致這類的觀念,去辨別作品的好壞。我們都有眼睛,莫內也有,試著去理解時代之眼,透過畫家筆觸,看到他們看見的,以及思考他們為何要如此描繪世界?













那是一種自由,不被常識和解析度限制的心靈風景,一種接近於永恆的美好嚮往,關於莫內的一生。


The Japanis Bridge (Footbridge over the Water-Lily Pond), 1919




The Japanese Bridge, 1918-1924




 The Japanese Bridge 2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 3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 4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 7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 8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 at Giverny, 1918-1926



 The Japanese Bridge 6, 1918-1924



The Japanese Bridge, 1918-1924 



 The Japanese Bridge, 1918-1924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所有圖片資料,轉載於WIKIPAINTINGS-Claude Monet
http://www.wikipaintings.org/en/claude-monet#close